北京大学 DeepSeek内部研讨系列文档一:DeepSeek与AIGC应用 ,来自北京大学AI肖睿团队。
下载地址:
夸克网盘:https://pan.quark.cn/s/75af60c8bce8
百度网盘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CExW1fxag8bmWdbs71aXcg?pwd=bang
文档内容:
这篇文档主要讲了两个大块内容:DeepSeek-R1模型和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。
DeepSeek-R1模型:
这是一个专门做复杂逻辑推理的AI模型,比如解数学题、写代码、分析文档,效果比很多通用模型(比如GPT)更精准,尤其在中文表达上更突出。
它的特点是成本低、完全开源,打破了国外大厂靠砸钱堆算力的垄断模式,让中小公司也能用得起AI。
不过它也有缺点,比如处理简单任务速度慢,生成内容时偶尔会“胡说八道”(幻觉问题),而且目前只支持文本输入,不能处理图片或视频。
AIGC的应用:
AIGC就是让AI生成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内容。比如自动写新闻稿、做虚拟主播、修复老电影、设计游戏角色等。
文档列举了电商、教育、金融、影视等行业的具体例子:比如用AI生成商品3D模型、帮学生改作业、自动分析金融报告、甚至写剧本。
但AIGC也有挑战,比如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、涉及隐私泄露、版权纠纷,甚至可能取代部分传统工作岗位。
最后,文档推荐了一些实用的AI工具(比如DeepSeek、腾讯元宝、Kimi),并给出建议:先明确需求,再选工具,多用多试,保持更新。整体来说,核心就两点:AI技术很强大,但用的时候要结合实际需求,注意扬长避短。
评论列表 (0条)